银行存10万取3000时被要求第三方证明
“新闻学”的双向笔法魅力,突然在一张热搜图中同时出现。心惊报体和辟谣体同时出现并列在热搜榜的画面,显得异常讽刺。
最近,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则“储户存10万,只能取三万”的新闻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网民,我和大多数人一样,看到这个消息就血压飙升,早期的新闻内容都只强调“存多取少,不让取钱”。这是很典型的断章取义、选择措辞以引导群众谴责某一主体。
今天,突然看见银行存10万取3000时被要求第三方证明 和中国银行为防诈骗限制储户取款 两条话题在网络平台并列在话题热搜榜,顿觉有趣——俩话题词陈述的是同一件事,也都是事实,但一条能让人血压飙升去骂国有银行,一条能让人冷静思考过程程序的合理与否。对于一件事的不同表述,能给人带来全然不同的情绪反馈。
当然,事件还有多面性的解读变动,双方可能都存在隐瞒问题的举动,所以我们不讨论事件性质。我们只论这表述词条的“人为引导”问题。
这其实就是典型的“文字游戏”,通过阐述部分事实、改动描述措辞,以达到人为拟定的舆论引导效果。这种手法,可谓毒辣。而也正是因为经常使用此类笔法,近年来“新闻学”这个词已经被某些媒体玩烂,玩得臭名昭著。
“客观中立”,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能可贵。

谣言止于智者
谣言止于智者
网传惠州一储户存10万元却只能取3千元,银行:不实!
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