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

“望洋兴叹”是中国传统成语之一,意为面对高山或大海等广阔的景象,心生慨叹或感叹自己的渺小无力。

源起

“望洋兴叹”最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别来音信绝,一寸相思成。”其中“江船火独明”一句,形容了白日未过,江船上的灯火还亮着的情景,也由此引出了“望洋兴叹”这个成语。

用法

“望洋兴叹”常用于形容面对艰难险阻而自叹不如,或者在追求理想、目标时,面对自己的渺小和世间的巨大而心生慨叹。

例如,在科技领域,人们面对着宏伟的探索目标,如太空探索、人工智能等,不禁会产生“望洋兴叹”的感叹。同时,面对个人成长中的挫折与无力感,也会出现“望洋兴叹”的情境。

相关阅读

除了“望洋兴叹”成语外,还有一些类似的表达,“面壁思过”、“临渊羡鱼”等,都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己的无力和环境的巨大时无可奈何的心情。而反之,往往也会有一些令人振奋的故事,如杨利伟的太空之旅,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等,他们敢于面对挑战,学会克服恐惧,以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。

在现代社会,我们面临的机会与挑战都比古人更为丰富,而面对它们,不妨学会“望洋兴叹”,但也要不断学习、提高自己的本领,敢于追寻自己的梦想,才有可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